|
氣冷羅茨泵在運行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哪些異常噪音?时间:2025-11-07 作者:沃德氣體設備【原创】 異常噪音是氣冷羅茨泵運行故障的重要信號,不僅影響生產環境,更可能預示部件磨損、配合失調等問題。及時識別噪音類型、定位故障根源并妥善處理,是保障泵體穩定運行的關鍵。本文結合氣冷羅茨泵的結構特點,解析常見異常噪音的成因與應對方案。 一、機械摩擦類噪音:高頻尖銳,伴隨振動 這類噪音多為高頻尖銳聲,常伴隨泵體局部振動,核心成因是運動部件間潤滑失效或配合異常。氣冷羅茨泵的轉子與泵殼、軸承與軸頸的摩擦是主要發聲點。若潤滑油黏度不足、油位過低或油質劣化,軸承滾珠與滾道間會形成干摩擦,產生“滋滋”異響,同時軸承溫度會顯著升高,通常超過90℃。轉子與泵殼的摩擦則多因熱膨脹間隙不足,高溫下轉子變形后與泵殼貼合,發出“刮擦”聲,嚴重時會導致轉子卡死。
判斷時可通過紅外測溫儀檢測軸承與泵殼溫度,結合聽診器貼近泵體聽診定位聲源。解決措施需分情況處理:軸承摩擦需立即停機,更換符合規格的低溫抗磨潤滑油,補充至油標1/2-2/3處;轉子摩擦則需停機降溫后,重新測量并調整轉子徑向與軸向間隙,通常將徑向間隙增大至0.2-0.35mm,同時檢查冷卻系統,確保冷卻氣體流量穩定,避免泵體過熱。 二、部件松動類噪音:低頻沉悶,周期性出現 低頻“咚咚”聲或周期性“咯噔”聲,多源于部件連接松動或轉子不平衡。氣冷羅茨泵的同步齒輪固定螺栓、軸承端蓋螺絲若長期振動松動,會導致齒輪嚙合錯位,產生周期性沖擊噪音;轉子若因材質不均或磨損出現質量偏心,高速旋轉時會引發泵體共振,噪音隨轉速升高而加劇,還會伴隨泵體振幅增大,用手觸摸泵殼可明顯感知振動。 排查時需停機后檢查各連接螺栓的緊固情況,使用扭矩扳手按規定力矩(通常為15-25N·m)重新緊固;轉子不平衡則需將轉子拆卸后,通過動平衡試驗機檢測,在偏重側進行銑削或配重處理,確保平衡精度達到G6.3級以上。此外,同步齒輪嚙合間隙過大或齒面磨損,也會產生嚙合沖擊噪音,需測量齒輪間隙,超過0.3mm時需更換同步齒輪。 三、氣路異常類噪音:氣流呼嘯,伴隨真空度波動 氣流沖擊產生的呼嘯聲或“嘶嘶”聲,與氣路堵塞、泄漏或壓力突變相關。氣冷羅茨泵進氣口過濾器若被粉塵堵塞,氣體進入泵腔時流速驟增,會在過濾器處產生高頻氣流噪音,同時抽氣效率下降,真空度無法達標;冷卻氣體管道若存在泄漏,高壓氣體噴出會形成“嘶嘶”聲,泄漏點附近溫度會異常降低。此外,前級泵抽速不足導致氣冷羅茨泵排氣口壓力過高,氣體在泵腔內積壓后劇烈排出,會產生沉悶的氣流沖擊聲。 應對時先檢查進氣過濾器,拆卸后清理或更換濾芯,確保氣體流通面積;用肥皂水涂抹冷卻氣路管道接口,觀察氣泡判斷泄漏點,更換損壞的密封墊片并緊固管道;若為排氣壓力過高,需檢測前級泵運行狀態,必要時調整前級泵與氣冷羅茨泵的抽速配比,確保前級泵抽速為氣冷羅茨泵的1/5-1/10。 四、其他異常噪音:針對性排查,精準處理 電機運行異常也會引發噪音,如電機軸承磨損產生的“嗡嗡”聲,或繞組短路導致的不規則噪音,需通過專業儀器檢測電機參數,更換損壞部件;氣冷羅茨泵若抽送含液氣體,液體進入泵腔會與轉子撞擊產生“噼啪”聲,需在進氣口加裝氣液分離器,避免液體進入泵體。 日常運行中,建議建立噪音監測臺賬,通過分貝儀定期記錄泵體運行噪音(正常應≤75dB),結合溫度、真空度等參數綜合判斷。一旦發現噪音異常,需避免強行運行,及時停機排查,通過“聽聲音、測溫度、查振動、看參數”四步定位故障,確保氣冷羅茨泵長期穩定運行。 |
